孩子的依附正常嗎?
最近看到一位法國藝術家Nathalie Jomard 的插畫,幽默的畫作道盡作為媽媽養育子女的艱辛。我對其中一幅媽媽上廁所,孩子圍在旁邊的作品尤其深刻,因為這情景每天都發生在我身上。只要我在家中,三歲的兒子幾乎每分每秒的黏著我,希望陪伴媽媽做每一件事。當然,他做什麼事也希望媽媽在身旁,包括吃飯、洗澡、玩、睡覺和大小二便等等。我相信他就是表達「分分鐘需要你」的訊息。
有次,丈夫認真的問我,兒子的行為正常嗎?因為兒子每事都緊張的要媽媽在身旁,他是不是焦慮依附型的幼兒?長輩看見兒子常常黏着我,也問我是否太愛惜兒子,經常抱他而害了他?
究竟什麼是安全的依附關係呢?嬰孩哭的時候應否抱起他呢?依附理論的始祖,心理學家約翰鮑比(John Bowlby)認為,初生嬰兒到兒童期,孩子與媽媽(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如爸爸,公公、婆婆,爺爺、嫲嫲,甚至乎家傭)能夠建立親密、溫馨而長久的關係,對於大腦的情緒管理發展肯定有益處。正如加拿大神經學家Micheal Meaney 用老鼠做的實驗一樣,老鼠媽媽如果常常舔和摸老鼠BB,老鼠BB長大後好奇心和自信也較大。因為舔和摸的動作,讓老鼠BB的大腦接收到刺激海馬體負責處理激素的訊息,從而啟動控制情緒的基因,減低焦慮,增加情緒處理的能力。
約翰鮑比的徒弟,瑪麗安沃斯(Mary Ainsworth)在70年代,就設計了一項名為陌生情景的測試。安沃斯邀請新手媽媽帶同他們約一歲大的孩子來到實驗室,當媽媽跟孩子進入陌生的遊戲室,一起玩耍了一陣子便暫時離開,由陌生人照顧孩子幾分鐘,然後媽媽便再次回來。安沃斯主要觀察孩子在媽媽再回來的時候的反應。
安沃斯發現了嬰孩主要有三種反應,她歸納為三種依附形態:
1. 安全依附型:當媽媽離開時,嬰孩哭泣;但在媽媽回來之後,嬰孩快速的從媽媽的擁抱中得到安撫,然後繼續探索環境。
2. 焦慮依附型:當媽媽離開時,嬰孩有強烈的分離焦慮;當媽媽回來之後,嬰孩雖然要求擁抱,卻對媽媽拳打腳踢,甚至咬媽媽。
3. 逃避依附型:當媽媽離開時,嬰孩四處張望尋找媽媽;等媽媽回來後,嬰孩卻對媽媽的擁抱沒有反應,甚至逃避,裝作看不見媽媽。
第一種是安全依附型,第二、三種都是不安全依附型。研究指出,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在長大後,比較有好奇心和自信,對於他們的社交發展,和將來的成就也有正面的幫助。
所以,要看幼兒的依附發展,可以觀察幼兒和照顧者短暫分離後重聚的反應。即使幼兒出現不安全依附的情況,只要能夠安排固定的照顧者,而照顧又對幼兒的需要敏銳而作出適切的反應,久而久之,幼兒也會變成安全依附型。
不過,爸爸媽媽要注意,我們要先好好照顧自己,對自己慈愛,我們才能專注此刻當下的幼兒,有能力產生適時和適宜的擁抱、親吻等增強依附關係的行為,同時,傳遞愛。